top of page

Conversations on photobook BLUE CARPET ① ─ ⑥ 

Between Nathan & Ho Lun

September2020

N = Nathan Lee (from Book B bookshop)

H = Tang Ho Lun

11.jpg
動 
01 

N:這是你的第幾本書?

L:第五本了。(天呀……誰會知道)

N:從《聽靜》,到《36》,再到這一本,我覺得這一次跟之前的有點不一樣。之前的作品似乎都偏向靜態,例如《36》是一格格底片,《聽靜》是一顆顆釘子,裡面好像有一種時限性,但你的新書卻給我在流動的感覺。這是你嘗試做的事情嗎?

L:最明顯是這次不是只有照片。拍照後我還請了書法家三三幫我寫字,我自己也手畫了一些東西,跟照片結合,原因是我覺得這次整件事情是「動」的,找三三也是因為她的字體給我一種動的感覺。

N:先不談後期外加的創作,甚至只看一張照片,你拍的大海也已像一塊動起來有紋理的布,看來你一開始已想把動感拍出來?

L:嘿。你形容為一塊布,是很出奇的意像,但我明白你的意思。你指的是海的那些紋理吧。我自己則覺得那是一種痕跡,每種事物不知不覺都留下一些痕跡。

N:不過,大海的痕跡又是甚麼呢?大海每天經歷潮漲潮退,這一刻你看見的波紋,下一刻又消失了,我覺得大海的痕跡反而是在於「無痕跡」。

L:我的看法是生命本來就是不斷消失又出現,就像一個圓形,那是一個完美的形狀,而所有事情在裡面不斷循環,大海對我來說就是這樣。

N:讓我想起,在你的文案裡有一個詞語我很在意,就是「流轉」。宮本輝有一本小說《流轉之海》,就是說死了的人會回到大海,然後所有東西又會從大海流回來。

02_23-10-2020.jpg
04_23-10-2020.jpg
03_23-10-2020.jpg
05_23-10-2020.jpg
06_23-10-2020.jpg
身體的觸感
02 

N:我發現你拍大海的視角很特別,別人都拍遠景,你拍的卻看不到海平線,而只看到眼前那一步,尤甚是水和沙之間的那個界線。

L:這結果是因為我本人也身在其中吧。站在水裡,被浪沖打,我也開始用身邊去拍照了。以前拍一些死物的時候,我可能會執著於某個細節,但這次不需要,這是一個很大的分別。在那個環境,我用的是身體的觸感,而不是眼睛。

N:但攝影本來是一件頗抽離的事情,常站在相機後面操作,計算好所有事情,是很理性的,但你沒有用一個抽離的視線。

L:很多事情我沒有刻意去控制,想自然一點,包括我跟模特兒(我的朋友)也沒作太多溝通,我只是叫她待在海裡久一點,然後她會自己嬉戲,拾起一些沙石這樣,整件事情很自然地動起來。

N:所以你不是用藝術家的眼睛去拍照,而只是以一個當時候才存在的你的身份去觀看。

大海與藍色
03 

N:你在這套作品又為甚麼選擇大海作為背景呢?

L:因為我想捕捉人和自然最直接的互動,像人赤腳走進大海,便會馬上進入一個狀態,有點像走上一個舞台,人和海的直接溝通便是一個表演。

N:除了大海,另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藍色。

L:對。我對白天轉為黑夜的某個藍色時份特別著迷,那段時間好像各種生物心理上都會作出一種自然反應,像是會提高警惕,或心跳加速。

L:哈!對,對。正是這個時間。

N:這個時份的海邊其實也是一個異世界。我自己有一個經驗,是從東京坐電車到江之島那邊,逛了一整天後找了一家燈火昏黃的小餐廳吃飯。飯吃完,我簡直感覺是發了一場夢。那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時空,好像人在海邊就是在用五官、用毛孔在跟大自然接觸。

09_18-11-2020.jpg
文字的必要
04 

N:你請了三三(書法家)幫你寫字,而文字的內容是你構想的。

L:對。

N:想問文字的內容重要嗎?就是說這些文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?每次我看到攝影師的文字,總是想問這個問題。

L:文字是我把那天拍照的感覺消化後寫成的。我覺得有存在的必要,也許因為我有用文字思考和表達的習慣,我懂得怎麼寫,文字有時候可以強化我要表達的東西。

N:好像中平卓馬,他也會寫文字,但他是文字歸文字,照片歸照片,不會放在一起。

L:我跟他相反,他寫文字的時候是一個理論家;但我不是,我的文字是作品的一部分,是自然而成的組合,而且最好是當下便寫好,現在我就寫不出來了。

N:換言之是感受性的東西。

L:嗯。像詩那樣的東西。

五感
05 

N:海洋的力量我還認為跟節奏有關,我們很容易被它的節奏同化,而且不止是視覺上的,還有聲音、味道、海風,是五官上很直接的同化。

L:不錯。五感也是我想要在書中表現的東西。

N:但攝影只是視覺的藝術。

L:所以我需要其他元素,例如繪畫或手寫的文字,像這一句「咯咯咯」其實是馬的腳步聲,是聽覺上的效果,但這裡剛好把這段寫成一個馬蹄的形狀,賦予了另一種一個視覺感。

N:很美。這裡的文字已變了藝術形體,所以你才會再找人去手寫,而不是用電腦打出來,例如這個「湮」字,重寫了三次,它已不只是文字,更是一個過程。

L:對。除了是寫的過程,也是一個想法的蘊釀過程。

N:這比較少人做,一般攝影師通常是把文字和照片分開,可能加一個後記,但你把文字放進去了。

L:因為照片也有它的界線,有不能表達的東西,或許其他元素可以跟照片互相補足。

01.jpg
02.jpg
03.jpg
拼貼
06 

N:這是你做的拼貼嗎?為甚麼做完了書,還要做拼貼呢?

L:我想試著再走遠一點。像之前提到的,照片似乎盛載了一種力量,很多事物消失後會以另一種形態出現,我便試著轉化這個可能性。

N:(拿起其中一幅拼貼作品)你好像是在這裡寫字嗎?

L:誒,我不是寫字,我只是畫了一筆而已。

N:原來你不把這一筆當成是一個字!

L:不會。

N:但想想看,一劃不就是「一」嗎?所謂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,就是宇宙的起源吧。

L:你的解讀很有趣,我倒沒有想過是「一」。做拼貼或加筆畫時更多是比較直觀、不理性的。一開始只是照片,然後非常專注地讓它以另一種形態呈現,慢慢變成不像是照片的拼貼作品。

N:但也有它計算的地方,而且非常準確。

L:……但最美的是那些偶然做成的地方。

N:是的,那些即興的地方很美,但我說的計算其實是指技術或審美上的。

L:可以說是過程中有很多偶然的地方,但收尾時要比較理性,讓它完整。

N:所以下判斷之前,就是直覺和偶然。

L: 對,就是那些我說最美的地方。

DSC00726.png

BLUE CARPET book is available in our online shop.

bottom of page